水性涂料的發展方向一直倍受社會各界的關注,無論是原材料的供應商,還是涂料的生產商,或者是涂料的應用商,從消費者到企業,又從企業到政府,各個領域都曾發出過不同的聲音,每一種觀點,都有它成立的依據或者條件,本文觀點由陳丹矱(女士)表述。
水性涂料發展的三個必需條件
陳丹矱,師從美國Kellogg工商管理學院。曾在美國工作多年,在多個五百強跨國公司中從事新產品開發和品牌管理工作。現任水性涂料原料供應商美國華津思公司市場部總監。
水性涂料是當今中國涂料行業的一個熱點。水性漆發展乏力也是不爭的事實。論壇上,QQ群里,涂料網站上,凡是有涂料人聚集的地方就有關于水性漆的討論。幾個月前,在美國華津思公司的水性涂料技術QQ群中,一個資深的水性涂料工程師就曾感嘆過:“如果水性漆性能能夠達到油性漆的水平,水性漆在中國就有希望了。”工程師對涂料性能的不斷追求是一個優異品質。但是,在我看來,所謂的水性漆的性能缺陷并不是中國水性漆問題的核心。在某種意義上,分析水性漆在中國的問題就好像是給病人看病。比如,一個糖尿病的病人會有暴食、體重增加的表現。如果只看到肥胖就去節食吃減肥藥,這個病人的病情一定無法痊愈。分析水性漆市場亦然。要想發展中國的水性涂料市場,必須超越表象直達水性涂料發展問題的根源。
水性漆發展的三個必需條件。水性漆在歐美市場成功發展的經驗表明水性漆成功需要三個必需條件:消費者對環保的要求,政府的對有機揮發物的立法,涂料原料商和涂料企業對環保型涂料的投入。更進一步,這三者是緊密聯系:消費者對環保的要求推動政府有關VOC的立法行為,而政府的VOC立法又迫使涂料行業對環保型涂料產業的投入,帶動整個行業的從溶劑型涂料向水性涂料的轉型。這個“三部曲”是歐美水性漆成功的關鍵。
水性漆市場對“三部曲”的要求取決于水性涂料的特殊性。在正常的市場條件下,大多數產品都是由供需雙方決定,由消費者需求驅動企業拓寬市場。但是,這個從需求到供應的過程對水性漆不適用。從根本上,水性漆是溶劑型漆的替代品,而且是一個很特殊的替代品:它是一個環保型替代品。水性漆的出現不是因為它比溶劑型漆更便宜,更硬,更強,而是因為它的VOC(有機揮發物)含量低,更環保。而這恰恰是問題的關鍵。如果,水性漆是一個更便宜,更硬,更強替代品,市場的競爭機制可以輕松完成產品的更新換代過程。比如,在CD和DVD出現后磁帶和錄像帶都很快消失了蹤影就是一個例子。但是,雖然經過幾十年的研發,水性漆依然在性能和造價上不能完全達到油漆的水平。水性漆的主要優勢是它的VOC含量低。在中國,這常常被宣傳為可以保護油漆工的身體健康。其實就水性漆發展的歷史而言水性漆在全球范圍內更大的意義是它對空氣質量的保護。溶劑型油漆是僅次于汽車尾氣的第二大有機揮發物來源。在香港政府2009年12月發表的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規例指南中,香港政府指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是促進臭氧和煙霧形成的主要元素和前提。規定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排放有助于舒緩本港的臭氧和煙霧污染問題,從而保障市民的健康。”
水性漆環保的本質帶來了一個很復雜的問題:水性漆的購買由消費者掏腰包,真正受益者卻是能夠享受清潔空氣的全社會。在這樣的情況下,水性漆的市場的形成就一定需要政府行為了。為什么這么說?這里,我們需要理解一個叫做“外部性”(externality)的經濟學概念。舉個例子,好像污水排放。水源是公共財產。對于一個印染廠,直接將污水排入公共水源是最省錢最經濟的方法,因為它不要對公共水源負責。VOC也是這樣。對于涂料的使用者,對其最重要的是涂料的性能,VOC的高低與否相對不重要,因為他無需為VOC排放影響空氣質量而買單。換句話說,如果完全是通過市場行為,消費者會因為追求涂料性能而支持溶劑型油漆,抵制水性漆。當然,對于自己動手涂裝的消費者,水性漆對身體的保護會是一個考慮的因素。但是,單單憑借水性漆保護油漆涂裝者的健康這一優點并不能導致水性漆在大面積上的成功。中國市場油漆工人對水性漆的抵制就是一個明證。同時,對于涂料生產廠家來說,從油性轉水性是一筆巨大的費用。僅僅在建筑涂料一個方面,美國環保署將涂料廠家把油性配方完全轉為水性配方的費用預計在2億美金。將2億美金用于研發并不受市場歡迎的產品,這樣的投資恐怕沒有任何涂料廠家愿意。一邊是顧客對水性漆不買賬。一邊是廠家對研發水性漆不愿投資,在有外部性問題發生的地方,市場功能失靈,只有通過政府行為保護大眾利益。污水管理如此。VOC管理亦如此。